介紹
關於上海銀行(香港)
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總行位於上海。2016年11月16日,上海銀行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碼601229.SH)。
上海銀行(香港)(上銀香港)於2013年由總行設立,是首家境外全資子公司。上銀香港提供貸款服務、存款服務以及金融市場服務。
前言
作為《巴黎協議》締約方之一,中國認真履行承諾,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22年,國家提出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已成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繼2017年發佈首份《香港氣候行動計畫2030+》後,香港特區政府積極回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要求,於2017年發佈了《香港氣候行動計畫2050》。 2021年10月,制定了更積極主動的減少碳排放策略和措施,並追求更積極的中期脫碳目標,在2035年之前將香港的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50%。 在監管機構、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近年來逐步確立了區域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致力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香港綠色與可持續金融跨機構指導小組宣佈,銀行業必須在 2025 年之前按照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CFD)的建議披露其氣候相關資訊。上銀香港瞭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進步面臨重大挑戰,對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等各方面、多層次產生影響,並可能傳導至金融機構,引發重大金融風險。 為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氣候風險管理要求,豐富氣候資訊披露形式,上銀香港參照金管局《監管政策手冊》模組GS-1“氣候風險管理”的要求,以及TCFD制定的氣候變化相關資訊披露框架,從治理、戰略、風險管理以及指標和目標等方面分析披露了本行在氣候風險應對和綠色投資理念方面的實踐。
上海銀行(香港)的ESG策略
上銀香港致力於發展可持續金融,作為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優先方向。 為此,上銀香港弘揚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影響,在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以強有力的公司治理實踐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配合總行應對氣候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上銀香港將氣候因素納入戰略制定,並開展了多項活動支持氣候戰略的實施。
我們積極支持總行和董事會的決策和戰略部署。 我們秉承“支援客戶向低碳經濟轉型”和“培育區域綠色金融能力”的定位,持續推動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關於氣候風險管理的監管政策手冊GS-1的要求,上銀香港進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以評估轉型和實體風險對業務的潛在影響。上銀香港制定有關貸款和投資活動以及業務運營的規定。
除了採用氣候風險管理政策和制定氣候風險管理程式外,上銀香港還致力於説明客戶承諾並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NSDG),包括支援向低碳未來的有序過渡 ,提供綠色和可持續的金融產品。
董事會對 ESG相關風險和機會的監督
為了監督和執行與可持續金融相關的治理流程,上銀香港成立了ESG委員會。 該委員會向執行委員會匯報,並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執行委員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上銀香港在重大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上的進展,以確保董事會瞭解可能對上銀香港產生重大影響的相關問題,並協助董事會就可持續發展做出決策以及與氣候相關的機遇和風險。
管理層在評估和管理ESG相關風險和機會方面的作用
隨著上銀香港可持續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ESG委員會審查並考慮更頻繁地召開會議,以使其能夠有效履行監督職責。
ESG委員會負責:
(a) 審查、評估和批准:
綠色和/或可持續金融產品結構、功能、產品條款和條件的設計,包括定價、借款人資格標準及其任何重大變更。
新產品結構/功能
(b) 監督上銀香港有效實施可持續金融產品框架,包括對可持續貸款活動和綠色資產池的治理。
(c) 監督上銀香港有效實施風險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以減輕與綠色和/或可持續金融產品相關的風險,包括 漂綠風險; 並與銀行的業務戰略保持一致。
(d) 報告和回饋問題。
ESG對上銀香港的相關風險、業務、戰略和財務規劃的實際和潛在影響
上銀香港通過制定全面的運營和業務策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抓緊低碳經濟轉型的機遇,説明客戶踐行綠色低碳轉型,為銀行經營創造可持續價值。
主要商機、產品和服務
1.豐富綠色金融產品
圍繞市場低碳轉型趨勢和客戶需求,豐富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援實體企業。
讓上銀香港客戶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產品,以説明客戶的業務和運營向低碳未來過渡。
包括但不僅限於:
綠色存款
可持續發展績效掛鉤貸款
綠色貸款
2.推動綠色運營發展
積極推行綠色辦公、無紙化、電子化,在日常運營中實現節能、低碳、零碳
提高員工節能環保意識,宣傳綠色辦公、低碳通勤理念
3.用好金融科技賦能,承諾在具體計畫中投入足夠的資源,確保項目落地。
風險管理
1.1. 氣候相關風險的識別及評估
從氣候風險轉移至傳統風險類型
上銀香港通過評估從氣候風險因素轉移至傳統風險類型以瞭解氣候風險帶來的影響。對於不同傳統風險類型及其發展進程,氣候風險的影響可作定量或定性評估。下表說明了氣候風險對不同傳統風險類型的轉移影響。
傳統風險類型 |
從氣候風險轉移至傳統風險類型 |
---|---|
信用風險 |
氣候風險可能降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或債券發行人的息票支付/名義本金贖回能力,並影響上銀香港在違約情況下收回未償還貸款/債券的能力。而上銀香港採取抵押品措施以降低貸款產生的信用風險, 氣候風險還可能降低借款人的抵押品價值。 |
市場風險 |
當氣候風險引致大幅、突發和負面的金融資產價格調整時,本行面對市場風險將會增加。氣候風險還可能使資產之間關聯性不再適用或使其市場流動性產生變化,削弱風險管理中的相關假定。 |
流動性風險 |
受氣候風險因素影響,客戶可能會提前提取存款及提取貸款。因此,上銀香港可能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源,以確保能夠履行因現金外流急劇增加而產生的所有義務。 |
運營及法律合規風險 |
在極端天氣事件期間,上銀香港的運營風險可能會增加,營運連續性亦會受到挑戰。 當上銀香港處理易受氣候因素影響的投資和業務時,法律和監管合規風險也可能會增加。 |
聲譽風險 |
聲譽風險可能會因市場或消費者情緒的變化而增加。消費者可能更喜歡對氣候或環境更加友好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活動。對氣候問題的不作為可能會令市場及消費者對上銀香港產生負面看法,從而影響本行維持或建立業務關係的能力。 |
戰略風險 |
如果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應對和解決氣候問題,上銀香港可能會面臨戰略風險。當上銀香港未採用氣候或環境友好的解決方案或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時,將帶來喪失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的風險。 |
氣候相關風險的識別及評估識別(投資組合和交易對手層面)
投資組合層面的氣候風險評估
在投資組合層面,上銀香港通過評估投資組合面臨的轉型風險和物理風險,評估了氣候風險對其貸款和債券投資組合以及子公司的債券投資組合的影響。
1) 轉型風險
參考香港金管局氣候風險壓力測試(CRST)試點,上銀香港重點評估了貸款組合、債券投資和上銀國際債券投資的轉型風險。為了確定評估範圍,上銀香港將目前系統內的貸款債務人和債券發行人的所屬行業分類映射到高碳行業,即(一)能源;(二) 公用事業;(三) 金屬及採礦;(四) 製造業;(五) 房地產開發;(六)建築;(七)交通運輸。在確定了評估範圍內的貸款債務人和債券發行人後,根據重要性閾值和行業風險承擔金額,上銀香港對非相關行業(即風險承擔金額低於總投資組合的1%)進行了行業層面的定性分析,同時對具有重大風險承擔金額的行業進行交易對手層面的詳細量化評估。
2) 物理風險
與轉型風險的評估不同,由於物理風險源自於天氣相關的事件和氣候模式的逐漸變化,因此物理風險的影響在不同行業之間差異較小。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被用作識別實體風險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確定上銀香港的實體風險評估範圍,所有與房地產相關的抵押貸款類別都被識別並納入交易對手層面評估,詳情見下節。在確定了上銀香港的投資組合中受實體風險影響的抵押品地理位置後,本行在地理區域層面進行了詳細的定量評估。
交易對手層面的氣候風險評估
一旦確定了上銀香港和上銀國際貸款和債券組合的氣候風險評估範圍,就會進行交易對手層面評估,以分析轉型和實體風險影響。
1) 轉型風險
貸款組合
本行貸款組合的轉型風險評估是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個時間範圍內及兩個央行綠色金融網路(NGFS)情景(即無序情景和有序情景)下進行的。評估首先確定NGFS情景中的關鍵轉型風險因素/情景維度,然後根據行業層面選定的風險轉移管道進行全面的經濟反應評估。本行將通過每個選定高碳排放行業債務人財務報表中的四個類別(即收入、支出、資產和投資)來度量轉型風險的潛在財務影響。
隨後,本行將債務人在壓力下的財務狀況應用到現有的違約機率模型中,以評估轉型風險對債務人還款能力的影響。在評估違約機率的基礎上,本行還將結合違約機率結果的變化進一步估量貸款組合層面預期信用損失的變化。
債券投資組合
對於上銀香港和上銀國際的債券組合來說,在氣候風險情景下,假設利率和流動性環境保持不變,氣候風險的影響將簡單地反映在信用風險的增加上。因此,本行利用債券信用利差的變化來估計轉型風險影響導致的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貸款組合內高碳行業的壓力下違約機率(“行業層級的壓力下違約機率”)已被用於生成信用利差變化。行業層面壓力違約機率的相對變化的對數機率被視為氣候風險情景下債券信用利差的變化。隨後,本行利用信用利差變化推導出壓力市場價值,並評估轉型風險對債券投資組合的影響。
2) 物理風險
本行評估個別客戶在已確定與房地產相關的抵押品的貸款組合中的風險承擔金額。抵押品的地理位置用於確定具有較高實體風險影響的交易對手。
本行貸款組合的物理風險評估是在三個時間點(即2025年、2030年和2050年)及 兩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情景(即RCP2.6和RCP8.5)下進行的。通過觀察香港的氣候事件以及本行貸款組合中確定的房地產相關抵押品的關鍵地點,在考慮資料的可用性後,本行將評估重點放在熱帶氣旋和水災造成的物理風險上。
本行通過三個物理損失指標來評估實物風險對房地產貸款抵押品價值的影響,分別為年度熱帶氣旋預期損失率、年度洪水預期損失率和熱帶氣旋及洪水綜合預期損失率。年預期損失率是通過年損失率和基準損失率的相對變化來計算的,這些變化是從外部資料來源獲得的,例如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路氣候影響探索工具(“CIE”)和香港天文臺(“HKO”)。
一旦獲得了熱帶氣旋和洪水的預計壓力損失率,本行通過計算壓力抵押品價值來量化物理風險影響。隨後,壓力下的抵押品價值被用作輸入值來計算壓力下的違約損失率,並進一步用於估計銀行貸款組合層面上的預期信用損失變化。
識別和評估運營層面的氣候風險
除氣候風險對本行貸款和債券投資組合的影響外,考慮到在極端天氣事件期間本行實物資產可能受損、業務經營可能受到干擾,還評估了實體風險對經營連續性的影響。
然而,現時所有營運場所均不屬於本行所擁有,且現有保險將承保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此外,由於本行制定了有效的業務連續性計畫(“BCP”)並且大多數員工能夠遠端工作,因此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營業收入潛在損失較小。因此,假設氣候相關因素對本行操作風險的影響較微不足道。
1.2. 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流程
為了全面管理氣候風險,上銀香港建立了氣候風險管理框架,包括風險識別、評估、監測、控制和緩釋措施。風險識別與評估旨在收集氣候相關資料和資訊,瞭解上銀香港潛在的氣候風險影響,定性和定量評估上銀香港面臨的氣候風險敞口。監測的目的是使用一系列氣候相關風險指針來確保氣候相關風險敞口與上銀香港的風險偏好一致。上銀香港已制定氣候風險的控制和緩釋措施,以管控氣候變化帶來的相關風險。
監測氣候風險
為促使監測氣候相關風險敞口的流程,上銀香港定期根據一系列氣候相關指標評估其投資組合和自身營運活動。氣候風險影響指標清單由定性和定量指標組成,並按投資組合、交易對手和運營層級進行區分。對於投資組合和交易對手層面,上銀香港分別制定了評估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的指標。
在投資組合層面,上銀香港重點監控其貸款和債券投資組合,識別更容易受到轉型風險影響的行業以及上銀香港投資組合中更容易受到物理風險影響的抵押品地理位置。除投資組合層面外,上銀香港還進一步設立了交易對手層面的指標,對貸款債務人和債券發行人進行單獨分析,以更精細地瞭解其風險敞口。除上銀香港的投資組合外,還進行運營層面的監控,以瞭解上銀香港因極端天氣事件而導致業務中斷的物理風險敞口。
控制和緩釋氣候風險
上銀香港根據總行的政策和程式、氣候風險管理策略和風險偏好,已制定了多項氣候風險管理措施。上銀香港通過行業層面、交易對手層面和操作層面的措施來緩釋此類風險。
從行業角度看,上銀香港加強了對風險敞口較大的高風險行業的監測,採取加強資料和資訊收集等交易對手層面的措施來管理氣候相關風險。除了考慮採取措施緩釋上銀香港投資組合面臨的氣候風險外,上銀香港還在其業務連續性計畫(BCP)程式中納入了與氣候相關的考慮因素,以防止氣候相關風險對其運營造成干擾。
1.3. 整體風險管理框架整合
上銀香港已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制定氣候風險管理流程,並將其作為整體風險管理的重點舉措之一。
針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業務風險,上銀香港將氣候變化及其相關風險納入現行風險管理框架,加強氣候風險治理,全面識別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和機遇。上銀香港已將氣候風險納入三道防線,並從風險政策、風險偏好聲明、業務政策等多個角度完善現行政策和程式,確保將氣候相關因素納入現有風險管理流程。
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為應對資訊和資料挑戰,上銀香港制定了調查問卷,向客戶收集氣候相關資料和資訊。 該調查問卷有助上銀香港加強與客戶的接觸,以更好地瞭解氣候相關因素對客戶業務的影響。它還將使上銀香港能夠從客戶那裡獲得更多與氣候相關的資訊,從而採取適當的風險控制和緩釋措施。例如,上銀香港將能夠識別交易對手是否將氣候相關因素納入其風險管理,以及交易對手是否有碳排放目標等。
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與氣候風險
(風險偏好量化指標)
0%的貸款投向博彩,街頭貨幣兌換店、武器製造或其他可能給銀行帶來聲譽風險和環境風險(包括氣候風險)的行業 ¹。
100%必須符合總行關於氣候相關風險的風險策略。
在本報告年度,新的綠色 ² 資產加上新的綠色負債金額需大於0。
在本報告年度,如果沒有新的綠色資產和沒有新的綠色負債,則總碳排放量不得超過上一年。
註:
1.行業分類是根據客戶年收入主要部分的行業性質決定的。
2.綠色指的是由授權機構認證的“綠色分類或綠色標簽”。
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CFD)框架(預期會有至少3個月的數據滯後*)
溫室氣體排放三大範疇
範疇1:擁有或控製的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2:購買能源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3:報告公司價值鏈中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不包括在範疇2中),包括上遊和下遊排放。
ESG 績效表 (溫室氣體排放範疇1、範疇2)
指標名稱 |
單位 |
自有車輛汽油消耗量(直接能源消耗情況) |
升 |
外購電力消耗總量(間接能源消耗情況) |
千瓦時 |
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1+範疇2)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範疇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範疇2(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1+範疇2) |
噸二氧化碳當量/人 |
建築面積碳強度
指標名稱 |
單位 |
碳排放量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單位建築面積排放量 |
千克二氧化碳/平方米 |
ESG 績效表 (溫室氣體排放範疇3)
廢棄物管理
指標名稱 |
單位 |
有害垃圾(電池、燈管、打印耗材) |
千克 |
有害垃圾產生的碳排放總量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水資源管理
指標名稱 |
單位 |
總耗水量 |
立方米 |
人均耗水量 |
立方米/人 |
耗水產生的碳排放總量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紙張管理
指標名稱 |
單位 |
辦公室紙消耗量 |
千克 |
用紙產生的碳排放總量 |
噸二氧化碳當量 |
風險偏好量化 指標名稱 |
量化指標說明 |
目標值 |
2024年 03月 |
2024年 06月 |
---|---|---|---|---|
聲譽風險和環境風險 |
0%的貸款投向博彩,街頭貨幣兌換店、武器製造或其他可能給銀行帶來聲譽風險和環境風險(包括氣候風險)的行業 |
=0% |
0% (符合) |
0% (符合) |
對齊總行指標 |
100%的揭露必須符合總行關於氣候相關風險的風險策略 |
=100% |
100% (符合) |
100% (符合) |
綠色資產負債指標 |
在本報告年度,新的綠色資產加上新的綠色負債金額需大於0 |
>0 |
>0 (符合) |
>0 (符合) |
碳排放量指標 |
在本報告年度,如果沒有新的綠色資產和沒有新的綠色負債,則總碳排放量不得超過上一年 |
不得超過上一年(如沒有新的綠色資產和沒有新的綠色負債) |
不超過上一年 (符合) |
不超過上一年 (符合) |